转到 加州大学论坛 新版 | 返回论坛旧版 | 日 历 Calendar | 我的文章 My Posts | 资料修改 Modify ID | 留言簿 Message | 登录 Sign In | 退出 Sign Out | ||
|
![]() ![]() |
|
![]() ![]() |
|
|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省中医院4月18日(周日)旧金山招聘会 摘自 加州大学论坛旧版 (Universities in California Bulletin Board System) chunhua 2010-04-06 14:34 ![]() ![]()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省中医院4 月18日(周日)旧金山招聘会 请您务必注册, 谢谢合作! 注册地址: https://spreadsheets.google.com/viewform?formkey=dFlDNVhhTVZ2ZFlrOGxwcWNnYU0tcEE6MA 招聘时间:2010年4月18日(周日)下午2pm 地点: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UCSF Parnassus Campus) School of Nursing building, Room N-217 513 Parnassus Ave,San Francisco, CA 94143 地图: http://www.ucsf-parnassus.ucbbs.org 详细资料请点击上面链接下载附件。 Parking fee: $2/day. (Pay stations) Parking address: Kirkham St & 5th Ave, San Francisco,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94122 停车(全天$2,请将recipt放到车内挡风玻璃处): 地址: Kirkham St & 5th Ave, San Francisco,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94122(Google 地图的A 点, 然后走路到 513 Parnassus Avenue, B点 ). http://maps.google.com/maps?f=d&source=s_d&saddr=37.760635,+-122.461397&daddr=37.763196,-122.458543&hl=en&geocode=FXsuQAIdK2Oz-A%3B&mra=dme&mrcr=0&mrsp=1&sz=18&dirflg=w&sll=37.761911,-122.460104&sspn=0.003804,0.008261&ie=UTF8&t=h&ll=37.761809,-122.459085&spn=0.005988,0.009645&z=17
|
|||
![]() |
![]() ![]() ![]() ![]() ![]() ![]() |
|
|
广州中医药大学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暂行规定 摘自 加州大学论坛旧版 (Universities in California Bulletin Board System) chunhua 2010-04-06 20:45 广州中医药大学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暂行规定 为更好地实施我校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规范引进人才的管理,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一条 引进人才的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国*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学风严谨,作风正派,学术思想活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人师表,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 (二)在本学科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取得了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突出成就,或者本人学术成就在本学科领域的国内中青年学者中名列前茅。 (三)具有发展潜力,掌握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对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有创造性构想,具有领导本学科或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 (四)身体健康,能从事教学科研医疗第一线工作,除院士和特聘教授外,年龄在45岁以下者,一般需具有博士学位。 第二条 作为高层次才人引进的对象是指 院士、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45岁以下急需专业教授、副教授或海外优秀学者。 第三条 各类引进人才的待遇 (一)院士 1、提供140m2的住房一套,安家费50万元。 2、提供科研启动费300万元,分期下拔,根据需要,配置办公和实验用房,并为其配备助手和学术梯队。 3、除国家工资和院士津贴外,学校每年给予12万元校内岗位津贴。 4、解决配偶及子女随调广州,并妥善安排配偶及子女就业问题。 5、自带科研项目及研究经费来我校完成工作者,在该项目技术、成果转让后,学校按所得纯收入金额80%给予奖励。 (二)特聘教授 1、长江学者 ① 提供140m2的住房一套,安家费40万元。 ② 提供科研启动费200万元,分期下拔,根据需要,配置办公和实验用房,并为其配备助手和学术梯队。 ③ 除国家工资和长江学者津贴外,学校每年给予10万校内岗位津贴。 ④ 解决配偶及子女随调广州,并妥善安排配偶工作及子女就学问题。 ⑤ 自带科研项目及研究经费来我校完成工作者,在该项目技术、 成果转让后,学校按所得纯收入金额的80%给予奖励。 2、珠江学者 ① 提供120m2的住房一套,安家费20万元。 ② 提供科研启动费100万元,分期下拔,根据需要,配置办公和实验用房,并为其配备助手和学术梯队。 ③ 除国家工资和珠江学者津贴外,学校每年给予5万元校内岗位津贴。 ④ 解决配偶及子女随调广州,并妥善安排配偶工作及子女就学问题。 ⑤ 自带科研项目及研究经费来我校完成工作者,在该项目技术、 成果转让后,学校按所得纯收入金额的80%给予奖励。 (三)学科带头人(年龄45岁以下) 1、提供120m2的住房一套,安家费20万元;住房补贴和房租标准执行广州市有关政策。 2、提供科研启动费50万元,分期下拔。 3、除国家工资外,学校每年给予5万元校内岗位津贴。 4、解决配偶及子女随调广州,并妥善安排配偶工作及子女就学问题。 5、自带科研项目及研究经费来我校完成工作者,在该项目技术、成果转让后,学校按所得纯收入金额的80%给予奖励。 (四)45岁以下急需专业教授、副教授 1、提供100m2的住房一套,安家费5-10万元;住房补贴和房租标准执行广州市有关政策。 2、提供科研启动费5-20万元。 3、协助安排配偶工作和子女就学问题。 (五)海外优秀学者 根据本人的*、工作经历、科研业绩等情况,参照以上各层次人员的相关待遇。 第四条 应聘者需提供的资料 (一)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详细的学习及工作经历,拟应聘的岗位、联系方式。 (二)应聘申请表,包括本人意愿、工作设想、预期目标和经费计划等。应聘申请表可从广州中医药大学人事处网页上下载(www.gzhtcm.edu.cn)。 (三)*、学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职称证书及重要社会兼职证书复印件,原件备查;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学位证书需提供教育部*书。 (四)应聘者应提供能充分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各种材料,包括: 1、论文、论著目录。 论文目录应包括论文题目、杂志名称、发表时间、排名等。 著作目录应包括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和本人执笔内容。 2、论文被收录和引用情况。论文收录情况主要统计国际上著名的检索工具,如SCI、EI等,主要提供被收录论文检索号及其总数,可在论文目录中注明。 3、重要获奖情况,包括奖项名称、级别、年度、本人排名和获奖证书复印件。 4、主持完成的科研课题。包括项目名称、研究意义、本人作用、项目来源和经费情况。 5、主要代表性论著5~10篇(册),第一作者。可用复印件。 (五)其他相关材料。 第五条 引进人才程序 (一)应聘者应向学校人事处递交申请和个人资料。 (二)经初审合格后,即通知应聘者带上述各种资料到学校面试。 (三)考核合格,由学校组织专家组对其学术水平进行评价,并提出考评意见,经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领导小组及主管领导同意后,报学校党政联席会决定。 (四)签订聘用合同后,即可办理正式调动、录用等手续。 第六条 引进人才的聘后管理: (一)对于引进的有关高层次人才应遵照合同法、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签订相应聘用合同,实行弹性聘期,具体聘期由人事处会同有关部门与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面议协商后报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领导小组决定。 (二)应在聘用合同中明确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岗位职责和完成工作目标的计划,学校以此作为对其聘期内考核的主要依据。 (三)聘用期间,学校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合同对聘用人进行管理。 (四)由人事处会同用人单位负责引进人才的日常管理工作。 (五)凡有丧失引进人才的必备条件;弄虚作假、谎报成果;擅自离岗或未经组织同意长期出国(境)不归等情况者,应及时收回所给予的待遇,并追究责任,要求受聘者赔偿学校损失,终止聘用合同,解除人事关系。 第七条 引进人才的工作考核: (一)考核分为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考核的重点是按聘约检查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和进展的程度。 (二)年度考核由所在单位会同人事处对所引进人才一年的工作进行一般性考评,主要包括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工作进度等,形成意见,供聘期考核参考。 (三)聘期考核小组由人事处组织校内及校外相关专业的知名专家组成,并报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领导小组决定。 (四)聘期考核的具体步骤分为引进人才聘期述职,聘期考核小组成员提问及引进人才答辩,聘期考核小组评议等。 (五)考核的具体内容为引进人才聘期内工作成绩、及下一阶段工作思路、预期成果等。 (六)聘期考核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优秀者,学校可另行予以奖励,并本着自愿协商原则续聘;称职者,由聘期考核小组提出续聘意见及聘期;不称职者,不再续聘。最终考核结论由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领导小组决定。 条八条 本办法由学校人事处负责解释 摘自 加州大学论坛旧版 (Universities in California Bulletin Board System) chunhua 2010-04-06 20:45 ![]() 欢迎来加州大学论坛! 本论坛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欢迎您发帖或转贴相关资料与大家分享! Welcome to UCBBS.org ! |
|||
![]() |
![]() ![]() ![]() ![]() ![]() ![]() |
|
|
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诚聘高层次人才 广东省中医院同时也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和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的建设单位,实行医疗、教学和科研“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随着中医药事业和医院的快速发展,目前急需引进有志于从事中医药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的各类人才。 一、广东省中医院概况 广东省中医院创建于1933年,是中国历史最早的中医医院之一。经过76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规模最大、年服务患者最多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医院现有三甲医院五间、分门诊四个,编制床位3150张,资产总值近50亿元,医疗设备总值5.35亿元,科研设备总值1.5亿元。 近十年来,医院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综合实力、中医特色和优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各项指标居全国同类中医院领先水平:医院年门诊量超过500万人次,年收治病人数近5万人次,连续十五年年门诊量居全国第一,规模和业务量保持中医院领先水平;中医学学科是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骨伤科学是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中医心血管病、中医脑病、中医外科皮肤病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临床学科,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2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室5个,三级实验室3个。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近5年承担课题省部级以上课题229项,其中国家级课题49项,包括国家“十五”攻关计划课题4项,“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22项,863课题1项,973课题1项,国家行业重大专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项;实验中心设施配备一流,是国内首家整体检验科通过国际医学实验室标准认可的医院。也是国家最早的新药临床研究中心和培训中心。 二、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概况 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是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的重要项目之一,依托广东省中医院为主体进行建设,2007年3月28日科学院正式挂牌成立。科学院坐落于广州大学城,主体大楼建设面积近2万平方米,已投入仪器设备总值达5000万,配备了现代化的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和研究环境,科学院下设机构多个临床和基础研究部门,科研人员编制为142人,省政府每年投入常规科研专项经费保证科学院主攻研究方向的研究。 2008年8月科学院成立了汇集国内外知名专家在内的学术顾问小组和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其中包括两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3位。科学院的建设目标:要建设成为一个科研实力雄厚,人才资源丰富,综合服务能力强,管理体制完善,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科学院的主要研究领域:在充分挖掘继承中医药伟大宝库的同时,吸收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以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为目的,围绕重大疑难疾病和优势疾病为重点,开展中医药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新药开发等领域的研究。 科学院成立以来,围绕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医药基础研究、中药新药开发研究等主要研究领域,积极开展了全方位的建设和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吸引和引进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已获得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的重大疑难疾病、常见病、亚健康、名老中医传承、中医药标准等项目立项课题22项,省部级项目80余项;已与美国、加拿大、香港、澳门及国内、省内的多家科研机构签定了合作协议,启动了相关的科研合作项目。 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建设中医中药强省的一项重大举措,在主管部门和合作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下,目前科学院正在健康快速发展,相信经过科学院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必将对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推动广东中医药强省进程做出新的贡献。 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概况 “十一五”期间,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中医药的投入,特别设立了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专项,在全国范围内遴选能够代表国家最高研究水平的综合性中医院进行建设,希望“通过加大投入,改善条件,深化改革,创新机制,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临床科技创新体制,在重大疾病防治和群众健康维护等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2008年广东省中医院经过精心准备和组织策划,顺利通过了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的申报和答辩,成为全国16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之一,负责牵头重点病种慢性肾脏病的研究。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的目标是重点加强临床和科研基础设施、临床研究能力、重点病种、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高水平临床研究队伍以及创新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建设,使医院建设成为医疗技术一流、中医特色和优势明显、临床科研实力雄厚、研究队伍结构合理、具备可持续创新能力、能面向国际的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主要的建设内容:从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和优势病种以及保障群众健康入手,通过开展临床研究,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学研究模式。通过重点病种的示范性研究,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显著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在中医临床研究方面处于全国甚至国际先进水平,成为高水平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设计、实施和评价中心;通过重点学科和专科的建设,培养临床研究人才,不断提高学术影响力;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与协作医院的紧密合作,推动中医药走向社区;积极开展中医临床研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成为中医药科研的国际合作中心。 四、亟需引进人才的学科或研究方向 1. 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遗传学类专业人才; 2. 中药药理、药物化学、药物制剂学专业人才; 3. 临床病理学、影像诊断学方面的专业人才; 4. 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医学信息学、统计学方面的专业人才; 5. 肾脏疾病、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皮肤病等临床学科的专业人才(含临床人才和研究人才); 6. 与中医药研究相关的其他各类交叉学科人才。 以上各类人才的引进条件和待遇参照《广州中医药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规定》执行,具体岗位和人员的聘任条件和待遇视具体情况经双方友好协商签订协议后正式聘任。 摘自 加州大学论坛旧版 (Universities in California Bulletin Board System) chunhua 2010-04-06 20:45 ![]() 欢迎来加州大学论坛! 本论坛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欢迎您发帖或转贴相关资料与大家分享! Welcome to UCBBS.org ! |
|||
![]() |
![]() ![]() ![]() ![]() ![]() ![]() |
|
回复选项: 限注册用户 积分10以上 HTML代码 |
Powered by CCB Version 5.206 © 2003-3 All Rights Reserved |
加州大学论坛 WWW.UCBBS.ORG (Universities in California Bulletin Board Syste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